文章摘要:高質量發展,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鮮明主題。中國東方教育結合新《職業教育法》,全方位提升辦學質量,既是執行法律規定的責任擔當,也是推進這所“職教航母”職業教育辦學再上臺階的必然之舉。
2022年5月1日,新修訂的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》(以下簡稱新《職業教育法》)正式施行。迎著新時代職業教育標準化的朝陽,作為中國最大的職業教育集團,中國東方教育以辦學質量為抓手,明晰了高質量發展與創新驅動并行之路。在新《職業教育法》正式實施一周年,交上了“質量立校 特色強!钡母叻执鹁。
“質量立!-高質量發展成就品質職業教育
高質量發展,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鮮明主題。中國東方教育結合新《職業教育法》,全方位提升辦學質量,既是執行法律規定的責任擔當,也是推進這所“職教航母”職業教育辦學再上臺階的必然之舉。
“四新”是中國東方教育辦學先進性的詮釋!皩I新、技術新、設備新、模式新,緊盯技術迭代和產業升級,這是我們專業辦學的基本思路!敝袊鴸|方教育集團常務副總裁沙旭說道。
實現職業教育高質量穩步前行,除了“行得早”、“走得快”,還要“步伐穩”。中國東方教育建立了“三級研發機制”,致力于調研行業人才技能信息,將業界所需與學校所授巧妙結合,為人才培養制定、打磨宏觀框架與課程。
沙旭表示,中國東方教育充分了解、研究國內部分產業領跑企業所需的人才標準,再將其與教育培養體系相互融合,為高技能職業人才的培養提供沃土。
“精品教師”-多措并舉建設優質教師團隊
高質量教師團隊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。為培養建設高水平教師團隊,中國東方教育多措并舉。骨干教師每年必須要有100學時的專業培訓充電,要求專業老師每年至少要有三周時間,深扎企業一線進行調研、頂崗實踐。以確保在校教師深度接觸行業一線,對業界發展情況始終保持切身理解。
對于職業院校高質量發展創新體系而言,教師團隊的革新能力、立新能力和維新能力是動力來源和有力支撐。沙旭提到,中國東方教育集團內中級及以上職稱教師,必須參與教研工作。且集團根據教師專業、特長、經驗不同而承擔不同研發項目。“教師的教研能力與項目水平、教研貢獻,都將被視為職稱評定必要條件,以‘真才實學’為考量標準!
“特色強!-專業化發展與特色發展并駕齊驅
聚焦,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。沙旭表示,中國東方教育堅持專業化發展,深耕專業領域,聚焦、做強主專業,“通過打造專業化教育的品牌標簽,來提升我們的競爭力與認知度!
聚焦不僅是為了更好地錨定某一目標,也是為了扶正院校發展之路,舉院校之力提升自身關鍵核心能力,不受搖擺的季風影響。
致力于“關鍵能力”,在夯實職業院校辦學質量的情況下,打造專業的特色競爭力,是中國東方教育穩中求勝的發展理念。該理念培植下的學生,發展呈現多樣化的趨勢。
“集團依據30多年的教學經驗,建立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體系,培養學生‘多樣化’成才。”沙旭表示,擅長技術的學生,被培養為技術精英,而部分學生則更愿意被培養為技術藍領。亦有部分學生對某專業技能“情有獨鐘”,傾向于選擇特長專才發展道路。
“多條腿走路”-“π”型教育模式引導學子成人又成才
對于中國東方教育而言,職業教育既是“成才的教育”,又是“成人的教育”。對此,沙旭提到了集團獨有的“π”型教育模式。他指出,若教學體系過于單一,支撐力便會不足,打造“多條腿”支撐的教學體系,能夠支撐學子成人且成才,多樣化成才,多元化發展。
“學歷是‘一條腿’,技能又是另外‘一條腿’,學生畢業時,既獲得了學歷,同時也取得了技能,既獲得生活技能,又培養了良好素質,成才也成人!睂W子在“雙收”的同時,也擁有了接受更高教育與走向職場的多樣選擇機會。
而“π”型教育模式除知識與技能“兩條腿”外,社團鍛煉也是豐富職業教育模式的不二法門。沙旭表示,75%以上的學生在專業課學習之外,必須加入其較為感興趣的社團,以發展自己感興趣的特長并鍛煉其社會能力。
保障機制為創就業“保駕護航”-集團資源全域學子共享
集團總部設有“創就業部”與“人力資源公司”,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深圳四地設有“創就業服務中心”,全國200余所院校設有“創就業辦”……中國東方教育“以點帶線”、“以線成面”,舉集團之力在全國范圍拉起一張就業保障資源網絡,融通全國所有院校資源共享。
“按企業所需人才要求,以及同學們的多樣化就業愿望,進行全國性的資源共享調配。”東方海匯人力資源公司總經理于佳彪表示,得益于全國就業網絡整合,學子在資源信息共享的同時,也保障了企業在更大范圍、分層分級信息共享,確保每年就業率達到95%左右。
不僅如此,“產教融合”為學校積淀了大量的業界資源,對于學子自主創業,學校與合作企業傾力相助,從人才、經營、管理等方面進行全體系梳理,助力學子實現創業夢想。
中國東方教育走“質量立校 特色強!备哔|量發展之路,于個體而言,幫助了個體獲得職業勝任力,提高個體職業發展的自由度。于社會而言,推動了產業優化升級的人才供給,和整個產業人力資源的質量水平,對滿足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、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