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摘要:在親戚推薦下,豆書凡與父母實地考察了西安新東方。"實訓教室的爐灶整整齊齊排開,和職高銹跡斑斑的機床完全不同。"真正打動他的是雙高特招班的培養方案—通過"技能+文化課"的系統學習,畢業時可同時獲得本科學歷和職業技能證書。
姓名:豆書凡
年齡:19歲
專業:雙高特招班(中烹)
來校前學歷:職三在讀
單招分數線公布之際,西安新東方烹飪技工學校的實訓教室內,19歲的榆林少年豆書凡正練習著蓑衣刀法,土豆在他手中逐漸變成連綿不斷的薄片。三周前,這個剛從機電專業轉來的少年,還分不清片刀與砍刀的區別。
機電專業的困惑與覺醒
"初三暑假就能給爸媽做三菜一湯了。"豆書凡放下刀具時,指尖還沾著土豆淀粉。三年前初中畢業時,他就向父母提出過學廚師的愿望,但家人覺得"十六歲拿鍋鏟太早",堅持送他進了榆林當地職高的機電專業。
在職高的三年,這個喜歡煙火氣的少年過得并不輕松。"機械制圖課像天書,實操課也提不起興趣。"更讓他焦慮的是松散的學習氛圍:"老師很少過問學習進度,同學們大多在混日子。"今年面對單招考試時,看著難以企及的分數線,他決定重啟三年前的夢想。
轉校抉擇:技能與學歷的雙重保障
在親戚推薦下,豆書凡與父母實地考察了西安新東方。"實訓教室的爐灶整整齊齊排開,和職高銹跡斑斑的機床完全不同。"真正打動他的是雙高特招班的培養方案——通過"技能+文化課"的系統學習,畢業時可同時獲得本科學歷和職業技能證書。
如今入校21天的他,已經掌握了翻鍋、直刀、推拉刀等基礎技能。"每天早功練腕力,上午學理論,下午實操課要處理20斤食材。"雖然訓練服天天沾著油漬,但他很享受這種充實:"上周成功做出了魚香肉絲,雖然刀工還不均勻。"
嚴格管理與暖心關懷并重
讓豆書凡印象最深的,是開學第三天接熱水時被燙傷的經歷。"班主任常老師當時正在查寢,聽到動靜直接跑過來帶我去沖涼水。"這個細節讓他感受到與職高完全不同的師生關系:"現在刀工課老師會挨個糾正握姿,理論課有隨堂測驗,每天都能看見自己的進步。"
談及未來,這個剛接觸烹飪沒多久的少年目標清晰:"先考取廚師證,把八大菜系基礎打牢。"他特意展示了手機里保存的課程表:第二學期將開設餐飲管理、營養學等實用課程。"既能當廚師長,也能做美食博主,這才是真正的多元化發展。"
暮色中的校園飄起陣陣菜香,豆書凡收拾著操作臺輕聲說:"如果三年前就來學廚,現在應該能雕整桌南瓜燈了。"但轉身走向食堂時,他的背影透著釋然——在這個允許"遲來"的校園里,每個重新出發的日子都算數。